财政赤字仍是特朗普执政期棘手难题

  贝森特曾提出过名为“3-3-3”的计划,内容是至2028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削减至GDP的3%,同时实现3%的GDP增长与每年300万桶的石油产出,后两者当然是实现前者目标的基本前提与条件。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赤字率为6.4%,如果削减至3%,相当于四年之后财政赤字规模砍去了1万多亿美元,不过,贝森特的设想似乎很快被更权威的声音所否定。按照众议院通过的最新预算决议,2025财年联邦预算赤字为2.2万亿美元,赤字率7.3%,未来十年增加赤字2.8万亿美元,实际赤字率约为6%,看得出,众议院的赤字预算数据在短期内要高于CBO的测算结果,同时二者对长期赤字率的预判也相差不大。

  包括教育、农业等在内,特朗普政府收缩了许多自主性支出的口径,并向很多部门派发了裁减赤字规模的硬性指标,但同时也有更多的法定性支出以及一些自主性支出增大了预算规模,如国土安全委员会未来10年获得了超900亿美元的预算增加额,同期军事委员会获得了1000亿美元的增量预算指标,司法委员会拿到了10年1100亿美元的预算增加额,而筹款委员会所分配到的预算增加额度则达4.5万亿美元之多,即便是国防预算总额要在未来5年削减8%,但仍有核武器和导弹防御计划等多达17个领域的支出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

  为了让减税政策能够如期顺利启动,特朗普很大概率上会选择预算和解程序,这一决策机制的核心优势就是允许立法在国会以简单多数(51票)通过,但是减税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未来却存在不少悬念。一方面,不同于特朗普1.0时期的减税政策,2.0期间的减税力度要弱了许多,这种边际递减效应极有可能传导至消费与投资层面;另一方面,新一轮的个人减税主要面向普通工薪阶层,庞大的中产阶级并没有得到实惠,也就难以刺激出可以预期的消费增量。

  再来看大刀阔斧的政府部门改革。公共开支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政府购买固然可以压缩赤字,但同时也必然削弱财政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量,尤其是稀释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中断、业务量萎缩的情况下也会倒逼企业做出相应的裁员安排,外加主动性或被动性离职的政府雇员群体,劳动力市场失业状况很可能出现恶化趋势。按照巴克莱银行等华尔街机构的预测,至今年年底,政府部门变革所引起的总裁员人数将超过50万人,相当于2024年美国就业增量的四分之一,消费因此受到的冲击值得担忧,且由公共投资抑制与私人消费收缩综合形成的对经济增长负反馈也必然拉长财政赤字扭转的进程。

  进一步来看提高进口关税政策。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的关税收入为770亿美元,按照特朗普的逻辑,若想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弥补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所测算的因减税所发生的每年7700亿美元左右所得税损失,就须将现有进口关税率上调100%,但这种假设极不现实,即便真实操作起来也会招来相关国家的报复,最终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关税所引起的再通胀忧虑已经开始在美国蔓延,最新月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创下近四年来最大跌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两年来最高水平,反映未来5年通胀预期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物价读数正在朝着历史最高点靠近,一旦高关税关联出高通胀,作为美国经济最重要部分的消费中枢就会遭遇重创,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发生“滞胀”风险,到时财政状况改善的希望也会越来越渺茫。

  特别要强调的是,今年前两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9%,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为3.2%,双双距离政策设定目标依旧较远,如果再考虑因提高关税所衍生出的再通胀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度的收敛倾向必然会不断强化,而且美联储今年以来所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都没有放弃对调降利率持谨慎态度的口风。只要美元利率维持于高位,美债收益率也会跟着横盘于高点,国债利息成本推高财政赤字的压力自然不会出现松动,特朗普所追求的财政收支改善目标便恐难实现。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22 黄金投资软件下载 www.hanpm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