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央行鲜明表态传递人民币汇率权威声音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日前召开第七次工作会议,传递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权威声音。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才能面对短期市场的噪音保持定力。近一段时间,央行进一步加强与公众沟通,表达鲜明观点,着力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说,“前不久,有观点认为‘央行将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在中长期将持续对美元升值’,以及‘(应)增强汇率弹性抵御(大宗商品上行的)输入性影响’。事实上,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走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没有任何人能永远做出准确预测。”
张旭同时指出,“我国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是常态,不能作为刺激出口或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工具。”
谈到这一话题,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
“注意,是长期坚持。”张忆东说,“汇率对于大国经济而言可谓国之重器,不会因为短期国内外形势变化而发生显着改变”。
此外,张忆东说,应正确理解央行基础性政策机制和政策导向,不要把央行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观点等同于央行的决策。
“对比此次会议传递出的权威声音,此前的有关观点无关央行的态度,媒体、舆论和市场成员将此解读为央行的意图显然是错误的。”张忆东称。
张忆东还指出,此次会议明确指出汇率不能作为工具通过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针对性很强,就是为了消除此前舆论的误读误判。央行发声后,香港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说明有些市场成员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这个观点的语气,可谓非常强烈了,资本市场和企业界、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切不可心存侥幸、赌单边。”张忆东也称。
用户在决定投资前,应该仔细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
市场静待欧央行利率决议 美元指数回落贵金属反弹
名家点评/阅读:920 -
俄罗斯发起反击 黄金TD维持上涨
名家点评/阅读:111 -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新工具不应阻碍对抗通胀的政策
名家点评/阅读:97 -
摩根大通:美联储加息可能推动美元走高
名家点评/阅读:116 -
邦达亚洲:原油价格冲高但难挽加元跌势 美元加元突破1.2800
名家点评/阅读:142 -
邦达亚洲:俄乌局势激发避险买需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
名家点评/阅读:74